
合山社区“三长”在“阳光辅导班”开展个性化辅导。
将军渡社区“三长”在安置小区绿植修剪现场。
雨湖融媒7月11日讯(通讯员 张襦心)近年来,九华街道强化党建引领,以“三长制”为抓手,健全片长、组长、邻长“三长”联动机制,将党组织的“神经末梢”延伸至每家每户,用“绣花功夫”织就“民情网”,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。
整合资源,筑牢“三长制”长效根基
精准“布点”,下好“先手棋”。按照“地域相邻、规模适度、便于管理”原则,街道将5大网格细分为48个片,配强48名片长、237名组长、850名邻长,构建起片长统筹协调、组长联动各方、邻长服务到户的治理体系,形成高效便民服务圈。科学“选苗”,育强“主力军”。街道统筹推进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,通过“群众海选+组织推荐+公示监督”三轮筛选,选拔出党员占比72%、大学以上学历超六成、平均年龄45岁的“三长”队伍。积极发挥优秀社区书记传帮带作用,定期开展专题培训,促使“三长”从“治理新手”向“治理能手”转变。靶向“聚能”,打通“微循环”。街道构建“1+9+5+N”基层治理工作体系,“1”即党建引领,“9”即9家党建联盟单位,“5”即五个社区功能板块,“N”即“三长”服务队伍,抓牢综合治理、民生服务、楼宇管辖、环境保护、商圈提振等关键节点,进一步细化政策宣传、民意收集、矛盾调解、帮扶纾困等核心职责,多方协同,联手共建,打通社区治理“微循环”,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。
闭环治理,践行“四步法”破解难题
多渠道收集。街道召开居民议事会、民情恳谈会广纳群众意见建议,梳理“12345热线”群众反映的诉求,借助居民微信群将民意收集渠道延伸至群众“手中”,强化“三长”沟通走访,发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参与辖区社会层面的矛盾隐患排查,综合分析研判辖区困难问题。分层次处置。街道依托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总支—小区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”四级责任体系,充分发挥“三长”、红色物业、商铺联盟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资源力量,形成问题解决“中枢系统”。启动“三长”吹哨,部门报到机制,将事项分级分类处理。今年以来,走访摸排群众矛盾纠纷197件,有效化解187件,累计受理线上平台诉求712件,办结率100%,满意率达98%以上。全过程跟踪。街道及时掌握和督办问题进展,跟踪评估问效。合山社区片长通过“敲门行动”收集油烟扰民线索,上报街道后,街道、社区联合城管部门3日内完成问题整改,投诉群众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。将军渡社区片长带领志愿者队伍两周完成安置小区“护绿工程”实践,事后获居民一致好评。多载体巩固。街道以“三长制”作用发挥为纽带,采取织密组织体系、推动多方协作、优化服务方式等,充分凝聚起“三长”队伍、党员和群众志愿者等“多元”主体的力量,深入有实际困难、矛盾纠纷的地方,推动发展良策落地,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方法,延伸基层治理“触角”。
创新驱动,解锁“志愿红”双向赋能
推动党建连“新”。街道把新兴领域组织和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格局,持续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团结凝聚,通过“红色驿站”整合5家商铺资源,为快递员、外卖骑手、滴滴司机提供便利服务,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,加入“三长”志愿队伍,参与基层治理,形成“治理反哺”服务良性循环。深化“关爱工程”。合山社区党委携手湖南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支部的“爱心工程”—“阳光辅导班”已开设24期,辖区高校志愿者与“三长”联动,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,解决课后托管难题。船形山社区20名邻长结对关爱60岁以上老人,开展健康监测等个性化服务。将军渡社区新增社区食堂,精准回应群众期盼。培育自治力量。街道打造“坤山工作室”等5个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品牌,实施党群项目10余个。引导居民成立广场舞协会、邻里互助会等团体,通过步步高商圈、红星美凯龙商圈商户联盟共建实现资源双向流动,合力唱响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。合山社区90后邻长小陈感慨:“当邻长不仅是服务,更能参与社区规划,我们刚为小区争取到健身设施建设项目。”
从“三长制”组织架构到“四步闭环”治理实践,再到双向赋能创新探索,九华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,书写有温度、有力度的民生答卷,居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。
责编:梅晓蕾
来源:九华街道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